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兴化一周天气_兴化一周天气预报最新消息查询结果
tamoadmin 2024-09-02 人已围观
简介1.妈祖是什麼意思?2.江苏有什么小众却很值得一去的景点?福清的气候特点 福清县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空中鸟瞰福清江阴港 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署,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 福清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每年3~6月降雨频繁。春雨
1.妈祖是什麼意思?
2.江苏有什么小众却很值得一去的景点?
福清的气候特点
福清县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空中鸟瞰福清江阴港
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署,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
福清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每年3~6月降雨频繁。春雨季(3~4月)天气多变化,时有春寒出现;梅雨季(5~6月)阴雨连绵,升温缓慢,湿度大。梅雨后期暖湿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多雷阵雨 天气,大雨、暴雨常出现在梅雨高峰期。盛夏热带风暴(俗称台风)、雷阵雨季(7~9月)以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夏旱,也时有雷阵雨,往往连续三天出现在午后到上半夜,俗称三晡雨。影响福清的台风大部分出现在这一季节,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常造成灾害。但台风降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乃至解除夏秋旱情,少台风年经常旱情严重。10~12月中旬初为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多晴天,湿度小,气温高于春季,冷暖宜人,但少雨多旱。12月中旬末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全盛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侵袭,强冷空气影响时沿海一般有大风,并时常伴有短时降水。但因来自北方大陆的冷气团所含水汽较少,所以雨量不多。冷锋过境后,受冷高压 控制,天气一般晴冷。从10月到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
福清的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之间。北与长乐区 、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陆域面积15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1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福清枕山面海,由陆地、半岛和岛屿组成,西北多山,峰峦叠翠,以齐云山脉为最高峰,海拔1000.3米。
气候特征
福清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1?C。雨季、干季分明。降水集中在3月?9月,雨量较充沛,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季节。7月?9月多有热带气旋(台风)影响。
水文
福清市河流少,大部分源于西北,多属独立入海水系,流程短。 主要河流有龙江、渔溪、大坝溪、关溪、太城溪、虎溪、大北溪、泾江、一都溪、三叉河等10条河流,总长约195公里。
福清的景点东关寨
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东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是
福清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筑物,与闽西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处。东关寨为土木结构,墙体下半部分为花岗岩垒砌,上半部为土筑,厚约两米,分上下两层,共99间,总长76米,宽55米,呈中轴线对称布局,3座并排,中厅面阔5间,进深1间,内有跑马道(又称环寨唢廊)。全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文物价值。从乾隆元年至今二百多年间,何氏子孙在这里繁衍至第13代,人口最多时达300多人,目前尚居十几人。2001年,东关寨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少林寺
据史料记载南少林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福清南少林遗址座落于福清市东张镇泗州村戴云山脉下,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从寺址地形上看,寺院建筑为依山起势的阶梯式,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特制的瓦筒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1993年,福清市文史工作者经过多方查证,确认南少林寺的遗址。同年6月,国家、省、福州市考古专家在东张镇少林村找到了南少林寺院址,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1994年,福清市在原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2005年,南少林寺遗址列入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竹山
石竹山位于福清城区西郊,是福建省首批?十大旅游景区?,因?石奇、竹秀?而得名,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全山面积13.31平方公里,海拔534米,山上有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景点。石竹山的宗教文化起于汉唐的道文化,至宋代再融入禅文化,到明清时代,又融入了儒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道为主,兼容释、儒?的文化景观。石竹山的道教文化有许多奇绝之处,主要有?一梦(祈梦)、一签(抽签)、一春(接春)、一愿(许愿)、一生辰(元辰保护神)?。
石竹山是?梦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享有?中华梦乡?石竹仙山?的美誉。叶向高、陈宝琛、萨镇冰、马铎、李光地等历史名人都在石竹山祈过梦,并留下动人传说。2008年至2014年,先后举办了四届规模宏大的?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2012年,石竹山与台湾阿里山结成姐妹山。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妈祖是什麼意思?
2014年12月22日 农历 十一月初一为冬至。
起源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2]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3] 。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4] 。“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各地冬至的习俗
冬至习俗:北方吃饺子,南方煮汤圆。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到了记得要吃饺子哦!有一句民谣是这么说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要说这冬至可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吃网带你看看各地冬至都有什么习俗。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书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宁夏: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桌上以红柑为“果岳”(即是把红柑堆叠成小山岳状,故名)。红柑的最顶层插上“三春”(即民间剪纸者用红纸剪成福禄寿的纸花)一支,用红纸条封腰的箸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块,一家人洗手面,家长点烛上香,放了鞭炮,开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当年有新婚的,则是搓红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会更红火。这时,女的穿上红衫,在灯光下分外耀目,孩子们笑口开颜,天真活泼。大家一齐围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们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跃跃欲试”。主妇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兴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宝、聚宝盆;有的在捏小狗、小猪,取“运气好,狗仔衔元宝”及“做狗,做猪,做元宝”的俗谚,寓有“财源广进、六畜兴旺”的意思。孩子们对小狗、小猪最有兴趣,欢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妈妈、奶奶都在做猪!”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鹊丸”(俗叫“客鸟丸”)。孩子们搓来搓去总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长长的,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起来。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爱。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捡起来,吹去沾上的灰尘,不然的话,今后会长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儿童从小就要爱惜粮食。“搓丸”毕,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盖子,摆在“灶公”灶前过夜。
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与冬至有关的诗词: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江苏有什么小众却很值得一去的景点?
简介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
生平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已初具规模。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的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为我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
妈祖的地位
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后来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澳门的英文Macau就是妈祖的简称。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们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 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据统计妈祖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
妈祖的传说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
A: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B: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C: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
D: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
E: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祟 ,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
F: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G: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H:恳请治病: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
I:收伏二怪: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有嘉应和嘉佑二怪,经常出没害民。有一天,一位船客遭怪物作怪,船将沉没。妈祖见之即化作一货船,前去救难。嘉佑见货船前来,立即来追货船。妈祖口念神咒,将其制服。嘉佑当即叩首服罪,妈祖将其收入水阙仙班。为制服嘉应,妈祖施计,于山路独行,嘉应以为只是民间美女,便起歹心前来触犯,妈祖一挥尘拂,嘉应见之不妙逃去。时隔一年,嘉应又出来为害百姓,妈祖说:“这个怪物不归正道,必然扰害人间。”于是叫村民带符焚香斋戒,自己则乘小舟,到海上出其不意,降服嘉应。妈祖也将嘉应收为水阙仙班一员。
J:窥井得符: 相传妈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与一群女伴出去游玩,当她对着井水照妆时,一位后面跟着一班神仙的神人捧着一双铜符,拥井而上,把铜符授给她,一起玩得女伴们都吓跑了,而妈祖则接受铜符,并不怀疑。妈祖接受铜符后,灵通变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见神通,以至她常能神游,腾云渡海,救急救难,人们称她是“神姑”,“龙女”。
K:妈祖诞降: 妈祖父亲林惟悫(讳愿),母亲王氏,二人多行善积德。惟悫年四十多岁时,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担忧一子难保传宗接代,所以经常焚香祷告,想再生一个儿子。惟悫夫妇的虔诚感动了南海观音,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王氏并对王氏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不久王氏便怀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时,西北处一道貌岸然红光射入屋中,并伴有隆鸣之声,妈祖降生了。因妈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妈祖生得奇异,因此十分疼爱。妈祖从出生到满月,一声不哭,所以,其父母给她取名林默。相传妈祖诞生在湄洲岛。
L:湄屿飞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重阳节的前一天,对家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家人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香诵经之后,告别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湄峰顶上浓云重重,妈祖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天空,乘风而去。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显圣,护国佑民,救人危难,当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供奉。据传祖庙后的摩崖“升天古迹”处就是妈祖飞天的地。
M:驱除怪风: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对面吉蓼城西面,有一座跨海石桥,是当地百姓南来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风刮起,刮断了全部桥桩,一时交通断绝,人们无法过往。百姓以为是风神所为,于是祈求妈祖解难。妈祖到石桥处察看,见远处天空一道黑气,知道是有怪所为,于是施展灵术将怪驱逐远去,从此石桥通畅无害。
N:收伏晏公: 相传妈祖在世时,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时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弄翻船只。有一天,妈祖驾船驶到东部大海,怪物又开始兴风作浪,妈祖乘坐的船只摇晃的非常厉害。妈祖即令抛锚,见前方波涛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绣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妈祖不动声色,掀起狂风巨浪与之抗击,晏公害怕妈祖的神威,叩拜荡舟离去。但怪物一时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于是变成一条神龙,继续兴风作浪,妈祖说到:“此妖不除,风波不息”,在中游抛锚,制服神龙。妈祖命令晏公统领水阙仙班(共有十八位),护卫海上船民,后来晏公成为妈祖部下总管。
O:收高里鬼: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个叫高里的地方出了一个妖怪,当地百姓受其害,染上百病,当地百姓前去求妈祖医治,妈祖给求治者一符咒,叮嘱百姓回去后,将符咒贴于病人床头上。妖怪知符咒法力巨大,于是变成一只鸟逃去,妈祖追出,见鸟藏在树上,鸟嘴还喷出一团黑气,妈祖口中念到:“此怪物不能留此,为患乡里”,追击并将鸟抓获。原来是一只鹪鹩,妈祖用符水喷洒小鸟,小鸟落地变成一撮枯发,妈祖取火烧之,枯发现出小鬼原相。小鬼忙叩请妈祖收留,妈祖于是将它收在台下服役。
P:铁马渡江: 相传有一天,妈祖要渡海,可是没有船只,这时候,妈祖见旁边屋檐前悬有铁马,于是灵机一动,取之挥鞭,铁马奔海对面风驰而去,待人上了对岸,忽然之间,铁马无影无踪,旁边的人无不惊叹“龙女”的神通广大。
妈祖显灵传说
妈祖显灵传说 之一:甘泉济师
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施琅命令挖掘,并暗向妈祖祈祷,井挖好后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难,泉水从此不竭。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亲书“师泉”二字,此井至今仍存。
妈祖显灵传说 之二:佑助收艇
传说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施琅第一次率兵渡海攻打台澎,因缺风船行很慢,施琅下令回航平海。不久,忽起大风,战舰上小艇被风刮下海,不知去向。第二天风停息后,命令出海寻找小艇,均安然停在湄洲湾中,艇上人报告说:昨夜波浪中见船头有灯光,似人揽艇,是天妃默佑之功。施琅大为感动,命令整修平海天后宫,重塑妈祖神像,捐重金建梳妆楼、朝天阁,并请回妈祖神像一尊奉祀在船上。
妈祖显灵传说 之三:澎湖助战
传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第二次率兵东渡攻打澎湖,军中士兵感到神妃在左右助战,个个英勇向前,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二十一日必克澎湖,七月必克台湾。后来清兵强攻澎湖七昼夜,并台湾统一。当时清兵出战攻澎之日,妈祖派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将助战,即妈祖“澎湖助战”的神话故事。
妈祖显灵传说 之四:托梦建庙
传说宋绍兴二十七年秋(1157年),莆田城东五里处的白湖这个地方,有章氏、邵氏二族人共梦神指地立庙,随后验其地果然是吉地,于是建庙,第二年庙建成。宋绍兴三十年,海寇侵扰,百姓到庙里祈祷,忽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敌畏惧而退。后来又来侵犯,再次显灵威,很多敌寇被官军擒获。
妈祖显灵传说 之五:圣泉救疫
传说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兴化一带发生瘟疫,无药可治,妈祖托梦给白湖一村民,说离海边不远的地下有甘泉,喝了可以疗愈疫病。第二天群众前去控掘并取水饮用,果然灵验。消息传开后,远近人都来取水,络绎不绝,染疫的人全都得救了,这口井被誉为“圣泉”。
妈祖显灵传说 之六:神女搭救
传说北宋宣和初年,莆田人洪伯通有一次航行在海上,突然遇到飓风,帆船差一点覆没,急忙呼神女搭救,喊声刚刚结束,大海突然风平浪静起来,洪氏躲过了灭顶之灾。
妈祖显灵传说 之七:神女救船
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队出使高丽(今朝鲜),在东海上遇到大风浪,其中八条船沉了七条,只剩下使者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然船桅顶上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在上面,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的船转危为安。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女搭救。
妈祖显灵传说 之八:保护使节
据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中,3次是船队遇到海寇掠夺和受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陷害;1次是船队为苏门答刺国生擒;3次是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和险情。每次都说得到妈祖神灵庇护而脱险。
妈祖显灵传说 之九:天妃神助
据记载,永乐七年,钦差尹璋出使,同年钦差陈庆等往西洋;永乐十三年,钦差内官送甘泉于榜葛剌国,同年太监王贵等又奉命往西洋;洪熙元年(1425年)乙未,钦差内官柴山往琉球;嘉靖十一年(1532年),钦差给事中陈侃等人往琉球册封;嘉靖三十七年,复遣郭汝霖等出使;均得天妃神助而安全往返。
妈祖显灵传说 之十:庇佑漕运
据记载,道光六年(1826年),江南有一只千余艘的漕运船队,一日船队抵达黑洋,遭到风暴,得到妈祖神灵护助,整个船队二、三万人安然无恙。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一:官员脱险
据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史孟劭前往台湾巡视,在海上遇到飓风,得妈祖神佑而脱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漳州镇总兵奉命南巡时,河流横急,遇到险情,得妈祖显应而平安无事。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二:庇佑致胜
参考有关资料:1)康熙十九年(1680年),水师提督万正色驻守崇武,夜梦神妃佐风,于是进兵,迫郑军舍厦门入台湾;2)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钦差大臣福康安等赴台,返回至大担时迷失航向,得神火引导而顺返;3)乾隆五十二年,张均等率水兵剿海贼,遇风得神助,脱险并擒贼五十余名;4)嘉庆十一年(1806年),官军在鹿耳门赖妈祖佑助,击败蔡牵;5)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侵华英军驻进上海潮州会馆,裸卧天后神前,夜里梦见受到棍击,个个惊喊救命。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三:使节脱险
据有关资料,康熙二年(1663年),张学礼等往琉球国,归舶过姑米山遇风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使汪辑等出使,归舟遇飓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册使海宝等奉命赴琉球册封存,归舟遇旋风;乾隆二十年(1755年),册使全魁于姑米山遇台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册使林鸿年等赴琉球途中两次遇风暴。均得妈祖显灵庇佑而脱险。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四:旱情解难
据记载:1192年夏,闽地干旱严重,瘟疫蔓延,群众向妈祖祈求保佑,祷天即下雨;嘉定十年(1217年),兴化大旱,百姓祈求于妈祖,神示梦下雨之时,果然灵验;宝祜元年(1253年),莆、泉大旱,两地共祷于神,旱情即除。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五:神助修堤
据记载,1239年,钱塘江决堤,江水漫到艮山天妃宫时,水势倒流不前,百姓借势筑堤,大家都说是神力捍御;宝祜四年(1256年),又得妈祖神助建筑浙江钱塘江堤。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六:神助擒寇
据记载,乾道三年,海寇侵扰,官兵数次围歼都无法得手,后凭妈祖神助获胜。嘉定十年,海寇再次犯境,官兵又得妈祖神助,擒蔻首而胜。景定三年(1262年),海寇作乱于兴、泉、漳之间海域,官兵得到妈祖神助,在莆田湄洲一带海域擒获海寇。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七:神助宋师
传说嘉定元年(1208年),金兵聚集在淮甸一带,宋廷兴师北伐,向妈祖祈祷神助,宋朝军队三战三捷,解了合肥之围。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八:护助剿寇
传说淳熙十一年(1184年),福建都巡检姜特立奉命征剿温州、台州一带海寇,临战前官兵乞妈祖神灵护助。战时隐约看见神在云端之上,于是乘风进兵,擒获贼首,大获全胜。
邮票:妈祖
志号品名: 1992-12 妈祖
发行日期: 1992.10.04
发 行 量: 10770万
全套枚数: 1
全套面值: 0.2元
发行价格: 0.2元
邮票规格: 30*40mm
齿孔度数: P12
设 计 者: 万维全
印刷机构: 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印刷版别: 胶版
澳门妈祖阁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福建莆田,平素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因救海遇难,受到人们敬仰,并立庙奉祀。千百年来,澳门人已把她塑造成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海上保护神,尊称为“妈祖”。澳门与妈祖文化关系源远流长,澳门半岛、胱泻吐坊肪有供奉妈祖的庙宇,而且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妈祖阁建于148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妈祖阁背山面海,周围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是许多旅游者必到之地。妈祖阁内,终年香烟缭绕,有许多善男信女在此叩首祈福。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祖诞期,即妈祖阁香火最为鼎盛之时。除夕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此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派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苏戏。
澳门妈祖阁
传说妈祖每次在海上救难后,都要给每位遇险者一碗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的兴化寿面,吃后不但会驱寒暖身,而且能逢凶化吉.久而久之,兴化寿面即被称为"妈祖平安面".且闻名遐迩,成为保佑平安吉祥的首选食品.每逢亲友来访,寿诞喜庆,逢年遇节,家人团聚,都要吃"妈祖平安面",以求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数字动画《海之传说-妈祖》卡通**
数字动画《海之传说-妈祖》由北京中影集团联合有限公司与台湾中华卡通制作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出品发行,卡通**从前期企划到制作完成共花费三年的时间,制作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总动画绘制张数达十五万张,动员海峡两岸近两百名动画创作艺术家共同携手完成,内容用先进的 3D 2D 画面方式制作,在最重要的海水场景与画面特效上,更是由制作团队运用全 3D 影像计算机软件演算而成,画面精美,故事精,有欢乐有泪水,有 Q 版千里眼、顺风耳陪伴小妈祖行医、学法术,有妈祖为了保护人民用尽气力的感人情节。
数字动画《海之传说-妈祖》于2007年暑期间在两岸三地同时上映,并规划华语、闽南语与粤语等三种版本,音乐创作邀请到知名音乐人姚谦特别量身打造,主题曲为扬名国际的旅居加拿大华人歌手朱哲琴主唱,与肩负闽南地方戏曲歌仔戏传承使命的台湾明华园当家小生孙翠凤将演唱闽南语版本主题曲,两人悠扬清亮的歌声与韵味浑厚的嗓音,更增添本片的精可看度;全片由留美归国的邓桥担任制作总监,杰出创作动画师林世仁导演与制片邓亚刚、美术高文裕、张伟、造型杨数鹏、后制李武浩、胡正宗、吕敦伟等数十位企划、编导团队联合精心制作,黄金制作阵容让妈祖美德精神精彩再现。
妈祖信仰的全球规模
妈祖是受到中国渔民崇拜的海神,而在木船时代移居世界各国的大都是中国沿海的渔民,在他们走向世界各国之时,也将妈祖信仰带到了全世界,因此在全球华侨中,妈祖成了他们他们共同信仰崇拜的神灵。目前全世界的妈祖宫达五千多家,妈祖信徒达 2.5 亿人之多,几乎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妈祖宫,都信奉妈祖,妈祖成了90%海外华人的共同信仰。所有侨居海外的华人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以妈祖宫作为同乡会馆或商会,是各国华人的政治文化及社区中心,也是各国华人的精神支柱。妈祖信仰因此成了全球华人的全球性共同信仰,妈祖信徒因此遍布全球,可以说,海外华人的信仰就是妈祖信仰,妈祖信仰是属于华人的信仰。到目前为止,妈祖信仰成了一个能横跨世界大多数国度又同时都作为华侨社区中心的网络体系,也是中国人在海外最庞大的精神体系。
★★妈祖信仰的庞大族群
妈祖信仰的规模十分庞大,自宋以来直至清代,妈祖成了三大由国家祭典的神明(黄帝、孔子和妈祖)由历代国家祭祀的中国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妈祖宫为核心,形成庞大的妈祖宫群,有一亿多妈祖信徒。台湾 2,300 万人口中有 1,700 万妈祖信徒,占台湾人口的 70% 以上。新加坡的妈祖信徒占总人口数的 70%。香港和澳门的妈祖信徒达居民人口的 50% 以上,马来西亚的华口占该国人口的重要比例而妈祖的信徒则占了华侨人口的 80% 以上。此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很大数量的华人,也都是以妈祖信仰为主要信仰。而在日本的华侨也是以妈祖信仰为主。所以,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诸国华人世界中,妈祖信徒版块形成了庞大的族群,是华人世界的主流族群,像台湾和新加坡两地,妈祖信徒成了社会的结构主体,是两地社会的主导力量,而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的华人社区,也都百分之百的成了妈祖信仰区,是妈祖信徒为主的族群聚集地。从此可见,妈祖信仰涵盖了华人世界的主要族群。
中华民族杰出女青年林默娘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宋朝时代的福建省莆田湄州岛渔村,在世时就已成为尊敬的圣贤,并被渔民尊称妈祖;林默娘年轻时无私的关爱民众,观星象、学医术,为出海的人们指引海象,替穷苦百姓医治疾病不图回报;默娘去世之后,历朝都有褒扬林默娘的义行义举,历代都有贤达伟人为立碑做传,妈祖圣名远扬,泽披后世,在后人的心中,妈祖就是众生仰慕的典范,就是我中华民族圣贤的代表之一。
妈祖阁
妈祖阁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坐落于澳门东南方,建于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遂与当地居民共同在现址立庙奉祀。
四百多年前,葡国人抵达澳门,于庙前对面之海岬登岸,注意到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及历史,居民误认为是指庙宇,故此答称“妈阁”,葡人以其音译而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诞期,即妈祖阁香火最为鼎盛之时。除夕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苏戏。
这道题目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前段时间我正好去江苏旅游做过详细的攻略。个人觉得江苏最值得一去的宝藏地点就是天目湖山水园了。下面我就详细分享一下我去天目湖山水园的游玩经验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天目湖山水园地址: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镇环湖西路1号
游船是景区的经典项目,特别推荐大家来此泛舟湖上,畅游天目湖,欣赏这泛着粼粼波光的万顷碧波!
天目湖山水园景区主要由五大景点构成分别为:湖里山景区、海洋世界、乡村田园景区、山水绝佳景区及龙兴岛景区。其有着“绿色仙境”和“江南明珠”的美誉。当置身于山清水秀的景区,四面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如梦似幻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1、基本信息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价格:成人票:120元/人。老人票:60元/人。
推荐游玩时长:3-4小时
交通路线
①乘坐溧阳9路公交至天目湖宾馆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②乘坐溧阳73路公交至天目湖山水园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2、天目湖游船线路
天目湖游船分两个线路。
线路一:本部码头至龙兴岛,游客上到游玩,然后再次坐船至中国茶岛游玩,游玩后自行步行出景区。
线路二:本部码头至中国茶岛,游客游玩后自行步行出景区。整个行程无往返,游船仅需坐单程游船,无双程。
3、推荐游玩路线
(1)经典打卡路线
本埠码头乘船——龙兴岛——乘船——中国茶岛(可自费体验高空索降)至入口处,可步行至湖里山区域——出园
(2)亲子休闲路线
湖里山区域——至本埠码头乘船——龙兴岛——乘船——中国茶岛——出园
(3)科普研学路线
本埠码头下小型海洋世界——乘船——龙兴岛——乘船——中国茶岛至入口处,可步行至湖里山区域感受慈孝文化、奇石文化、状元文化等主题活动,丰富知识——出园
4、景区特色
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是国家 5A级旅游景区,也是天目湖诗意天成的精华所在,四面群山枕水、碧波荡漾,湖中岛屿散落、湖畔曲折通幽,岸边古树名木与奇花异草琳琅满目,野生动物不计其数。来该景区游玩,我们可以多角度欣赏烟波浩渺的天目湖,还可亲身体验诗意天成的原生态景观。
园内主要景点:
慈孝文化园、状元文化区、奇石馆、精灵国、彩蝶谷、中国茶岛……
龙兴岛彩蝶谷
带你进入庄周梦蝶的奇幻之旅,全新打造的蝴恋、蝴梦、蝴画三个展馆,全方面展示了与蝴蝶有关的美丽传说和自身价值。
海洋世界
天目湖山水园海洋世界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集趣味性、观赏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国内典型的中小型水族馆,展示了200多种5000余尾各类热带淡水鱼、海洋鱼和海洋动物等。现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奇石馆
奇石馆通过3个展馆,向游客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奇石文化。
1号馆矿物晶体馆的“石破天惊”通过声、光、电的演绎,向游客揭开奇石形成的整个过程,馆内更是呈现了孔雀石、水晶、黄铁矿、方解石、萤石等各类矿物晶体。2号馆展示了大化石、水冲石、菊花石、太湖石四类特色石头,更有完璧归赵场景再现。3号馆则向游客展现了灵璧石、三江石、昆石等各类形态万分的石头,灵璧磐石邀请游客共同参与其中,游客朋友们还可在奇石售卖区,购得自己心仪的石头。
精灵国
通过孔雀园、兔子园、松鼠园上演一场人与动物的奇幻旅游,我们可以在虚幻与真实相结合的世界里,逗乐这些可爱的动物。邂逅动物王国的音乐圣典——精灵乐队的精彩演出,与演员一起互动、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