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唐山天气预报查询2月26日气温_唐山二月天气预报查询30天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台风巴威对唐山的航班有什么影响航班受台风影响2.二十四节气歌什么意思?4月28日星期三 白天菏泽天气 晴时多云 夜间菏泽天气 晴朗最高温度:17℃降水概率:0%湿度:32%北偏西风 三级风速:19km/h日出:上午5点29分 最低温度:8℃降水概率:0%湿度:58%西南风 二级风速:9km/h日落:下午7点1分 4月29日星期四 白天菏泽天气 晴朗 夜间菏泽天气 晴朗最
1.台风巴威对唐山的航班有什么影响航班受台风影响
2.二十四节气歌什么意思?
4月28日
星期三
白天菏泽天气 晴时多云 夜间菏泽天气 晴朗最高温度:17℃
降水概率:0%
湿度:32%
北偏西风 三级
风速:19km/h
日出:上午5点29分 最低温度:8℃
降水概率:0%
湿度:58%
西南风 二级
风速:9km/h
日落:下午7点1分 4月29日
星期四
白天菏泽天气 晴朗 夜间菏泽天气 晴朗最高温度:22℃
降水概率:0%
湿度:42%
西偏南风 三级
风速:13km/h
日出:上午5点27分 最低温度:9℃
降水概率:0%
湿度:58%
东偏南风 一级
风速:4km/h
日落:下午7点2分 4月30日
星期五
白天菏泽天气 晴时多云 夜间菏泽天气 局部多云最高温度:23℃
降水概率:0%
湿度:50%
东南风 二级
风速:6km/h
日出:上午5点26分 最低温度:9℃
降水概率:0%
湿度:66%
南风 二级
风速:6km/h
日落:下午7点3分 5月1日
星期六
白天菏泽天气 晴朗 夜间菏泽天气 晴朗最高温度:28℃
降水概率:0%
湿度:53%
南偏西风 二级
风速:11km/h
日出:上午5点25分 最低温度:13℃
降水概率:0%
湿度:63%
南风 二级
风速:10km/h
日落:下午7点4分 5月2日
星期日
白天菏泽天气 晴朗 夜间菏泽天气 晴朗最高温度:30℃
降水概率:0%
湿度:53%
南风 三级
风速:14km/h
日出:上午5点24分 最低温度:17℃
降水概率:0%
湿度:62%
南风 二级
风速:11km/h
日落:下午7点5分 5月3日
星期一
白天菏泽天气 局部多云 夜间菏泽天气 多云最高温度:27℃
降水概率:0%
湿度:58%
南偏东风 三级
风速:13km/h
日出:上午5点23分 最低温度:17℃
降水概率:10%
湿度:66%
南偏东风 二级
风速:7km/h
日落:下午7点5分 5月4日
星期二
白天菏泽天气 上午有云/下午后晴 夜间菏泽天气 局部多云最高温度:22℃
降水概率:18%
湿度:63%
东风 三级
风速:14km/h
日出:上午5点22分 最低温度:15℃
降水概率:26%
湿度:71%
北偏东风 三级
风速:13km/h
日落:下午7点6分 5月5日
星期三
白天菏泽天气 大部多云 夜间菏泽天气 大部多云最高温度:23℃
降水概率:26%
湿度:65%
东北风 三级
风速:15km/h
日出:上午5点21分 最低温度:12℃
降水概率:9%
湿度:67%
北偏东风 二级
风速:7km/h
日落:下午7点7分 5月6日
星期四
白天菏泽天气 局部多云 夜间菏泽天气 局部多云最高温度:24℃
降水概率:9%
湿度:53%
东风 二级
风速:10km/h
日出:上午5点20分 最低温度:12℃
降水概率:0%
湿度:54%
南偏东风 二级
风速:6km/h
日落:下午7点8分
台风巴威对唐山的航班有什么影响航班受台风影响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三九天的时候天气是非常冷的,很多人都说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但也有不少人不知道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以下分享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1冬至后的第19天。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三个寒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
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
三九天:
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
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方法自古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为什么要数“九”呢?为什么不数二、三、四、五、六、七、八呢?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三九天是最冷的时候吗
根据以往经验以及温度显示,三九是全年温度最低的时期。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第3个寒天,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确实我国大部分年份三九要比四九冷,根据历年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年份北方地区是三九时期天气最冷,这个期间的最低温度要低于四九期间的温度。
所以说根据以往经验以及温度显示,三九是全年温度最低的时期,但毕竟我国幅员辽阔,具体温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九最冷多少度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小寒过后,才进入“三九”,所有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这时间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度上下,极端最低气温在-15度以下,这其中三九天是最冷的时期。
但由于我国南北方温度差距笔记大,三九天最冷的温度并不能得以详细的计算,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的天气预报而定,是不可以以偏概全的。
三九天过后还冷吗
还会冷。
很多人认为只要三九天过去了,那么天气就不会冷了,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三九之后就是四九,四九时期天气也是很冷的,三九天,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第4个寒天,这时候还处在数寒天中,也是比较寒冷的,所以三九天之后还会再冷一段时间。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2三九天一般从每年冬至节气后的逢壬日开始算起,也就是从冬至后的第19天开始算。因为冬至一到就离三九天不远了,而三九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段。
三九天天气情况如下:
1、冷空气活动频发
今年立冬前后,一轮寒潮就影响我国多个地区,北方地区下了大雪,而南方就连初冬天气比较暖和的深圳最低温降至五度。而根据国家气候专家最新预测,今年冷空气会出现的比较频繁,2022年一二月份还会出现寒潮的可能,而这时候正值三九天。
2、往年同期都较冷
今年一二月份的时候,我国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前后经历了好几次寒潮,还出现了历史最低温度。而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相同的情况,甚至比去年温度还要更低,所以大家要注意防范。每年三九天不是寒潮,就是会有雨雪天气出现。
2022年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几号结束?
2022年三九天从1月9日开始到1月17日结束。下面带来2022年三九寒天时间表如下:
1、2022年一九时间:2021年12月22日-2021年12月30日
2、2022年二九时间: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8日
3、2022年三九时间:2022年1月9日-2022年1月17日
4、2022年四九时间:2022年1月18日-2022年1月26日
5、2022年五九时间:2022年1月27日-2021年2月4日
6、2022年六九时间:2022年2月5日-2021年2月13日
7、2022年七九时间:2022年2月14日-2021年2月22日
8、2022年八九时间:2022年2月23日-2022年3月3日
9、2022年九九时间:2022年3月4日-2022年3月12日
三九天时间表2022多少天?
一共有9天。第一天是2022年1月9日,而我看了下正好是周天;第二天2022年1月10日;第三天2022年1月11日;第四天2022年1月12日;第五天2022年1月13日;第六天2022年1月14日;第七天2022年1月15日;第八天2022年1月16日;第九天2022年1月17日。
总得来说,三九天从2022年1月9日开始,到1月17日结束,一共有9天。而这段时间也是整个冬季最冷的时候,大家记得做好防寒措施哦。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3三九天能吃雪糕吗
可以,但不建议吃。
雪糕就是冰棍,属于一种比较寒凉的食物,一般夏天的.时候进行食用,可以帮助人体清除体内的火气,具有一定清热降火的作用,但三九天天气本身就比较寒凉,这时候要是再吃雪糕,那么就可能会加重人体寒气,从而加重人体肠胃负担,导致人体受寒,所以三九天的时候一般是不建议吃雪糕的,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
三九天吃雪糕的危害
雪糕属于冷冻食品,食用之后容易刺激胃内粘膜,使胃液分泌减少,发生胃痉挛影响人的食欲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在三九天比较寒冷的时候,更加不要吃。
其次三九天天气寒凉的情况下,人体胃液分泌减少,杀菌能力降低,这时候吃雪糕,那么会为细菌在肠道里生长繁殖打开方便之门,可能会会发生腹泻,肠炎,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
对于女性来说,三九天使用雪糕,还可能会加重其肠胃寒气,寒气就会通过脾胃顺着体内脉络到达胞宫,如此日积月累胞宫内寒气过盛就会形成宫寒。
三九天吃什么补身体
驱寒吃姜
三九天天气比较很冷,对于老年人来说,衰老之后,新陈代谢减慢,很容易形成气血不足这时候可以吃一些生姜,生姜味辛性温,可以帮助促进其血液流速,加速血液循环。
吃肉
三九天正处于冬天,人体消耗体能比较多,这时候建议可以吃一些肉类,因为肉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三九天温度较低,食用高蛋白食物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长期食用还可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强健体魄,生活中常见的肉类有羊肉、猪肉、牛肉等。
吃蔬菜
三九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比如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茼蒿等,因为寒冷的温度会让身体能量快速流失,加速维生素的代谢,日常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的摄取量,维生素摄入后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寒能力、增强身体免疫力。
三九天怎么养生
三九天时期还处于冬季,而冬季是一个适合养生的季节,这时候养生可以为来年做好充足的准备,使人体精神焕发。
三九天养生一般建议从饮食、起居、运动、精神四个方面入手;饮食上,少吃咸味食品,常些苦味食物,晨起服热粥,晚餐可以少吃些,以养胃气;起居上宜多晒太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三九天温度低,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在太阳出来后进行运动会更好;三九天时,天气寒冷,万物收敛,要让心情放松、情绪平缓。
二十四节气歌什么意思?
问:台风巴威对唐山的航班有什么影响?
答:暂时对唐山的航班没有太大的影响,台风后续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
台风巴威对河北有什么影响?
26日白天,唐山南部、秦皇岛南部和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五个地区的西部多云转阴有雷阵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多云间晴。
26日夜间到27日,承德东部、唐山、秦皇岛、沧州东部阴有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间晴。
唐山市气象台8月25日下午发布全市天气预报
8月25日前半夜:多云间晴,东南风1—2级;
8月25日后半夜:多云间晴,东南风1—2级,最低气温:22℃
8月26日白天:多云,东南部多云转阴有雷阵雨,东北风2—3级,最高气温:27℃
8月26日夜间:多云间阴东部和南部有雷阵雨,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19℃
8月27日白天:多云间阴东部和南部有雷阵雨,偏北风3—4级,最高气温:27℃
:多云,西北风转西南风2—3级,气温:17℃到29℃
海面预报
8月25日前半夜:多云间晴,东南风3—4级;
8月25日后半夜:多云间晴,东南风3—4级,最低气温:24℃
8月26日白天:阴有雷阵雨,东北风4—5级,最高气温:26℃
8月26日夜间:阴有雷阵雨,东北风5—6级阵风7级,最低气温:21℃
8月27日白天:阴有雷阵雨,偏北风5—6级,最高气温:25℃
:多云,西北风转西南风3—4级,气温:21℃到28℃
具体县市预报
8月25日夜间到8月26日白天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3.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 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
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火烧天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 节气
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编辑本段节气分解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还曾一度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气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 节气
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四川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四川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四川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 节气
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四川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 节气
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立夏
节气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犁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毫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芒种
节气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节气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节气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四川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收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四川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立秋以后,四川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四川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四川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 节气
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四川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四川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四川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四川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立冬时节的四川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
冬至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四川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民间俗曰;一九二九怕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开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