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温州市气象台_温州市气象台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09-02 人已围观

简介1.温州台风预报(风暴将席卷城市,居民需做好防范准备)2.温州什么时候开始冷3.温州有台风吗4.温州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特点5.温州是什么6.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台风?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

1.温州台风预报(风暴将席卷城市,居民需做好防范准备)

2.温州什么时候开始冷

3.温州有台风吗

4.温州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特点

5.温州是什么

6.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台风?

温州市气象台_温州市气象台天气预报

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扩展资料:

温州市野生动物尚未作过全面调查,习见野生动物属哺乳类的,山区有:野猪、獾、豪猪、云豹、金钱豹、毛冠鹿、黑鹿、獐、野山羊、青羊、金猫等。

鸟类最习见的有麻雀、鹰、隼、枭、喜鹊、画眉等留鸟,家燕、沙燕、豆雁、秋沙鸭、伯劳等候鸟。也有一些珍稀种类如黄腹角雉、白鹇。爬行类有龟、鳖等。?

温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8种,有储量的固体矿产18种,矿产地32处,其中有基础储量的矿产11种,分别为钼、铅、锌、银、叶蜡石、明矾石、伊利石、高岭土、硫铁矿、石英闪长岩、钾钠长石等。

矿产总的特点是以非金属矿产占主导地位,其中明矾石(主要产地在苍南矾山镇)、叶蜡石(主要产地在泰顺仕阳镇)矿藏量巨大,素有“世界矾都”、“世界蜡都”之称。伊利石、花岗岩石材、高岭土、矿泉水和地热在全省也占有重要地位以及金属矿产中永嘉石染钼矿。

百度百科-温州

温州台风预报(风暴将席卷城市,居民需做好防范准备)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气候,科学应对气候风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候保护和利用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候,是指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太阳辐射、风、热量、云水、大气成分等自然物质和能量。第三条 气候的保护和利用应当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趋利避害的原则。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应当加强对气候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县(市、区)人民应当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气候保护和利用工作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第五条 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候保护和利用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科技、财政、自然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行政、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大数据发展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气候保护和利用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气象知识宣传、气象设施巡查、气候普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相关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以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发挥国家气候标志评价作用,推动当地气候保护和气候优势利用。第七条 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气候保护和利用基本知识、气候风险及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气候保护和利用,研究、挖掘与气候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每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所在周为气候宣传周。第八条 鼓励开展气候保护和利用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气候保护和利用领域的产品研发、信息服务和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化发展。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应当加强太阳辐射、风、热量、云水、负氧离子、温室气体等气象探测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科学建设,提高气候及其变化的监测能力。第十条 气象探测活动所获得的气象探测资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国家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象台站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汇交气象探测资料,可以通过探测地气象主管机构汇交。

鼓励从事气象探测的单位和个人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供前款规定之外的其他气象相关信息。

市、县(市、区)发展改革、科技、水行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行政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有关活动可能需要气象探测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发展改革、自然和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部门开展气候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对气候的可利用性进行评估,开展气候区划工作。

气候区划应当包括气候的分布状况、用的区划指标、区划结果、区划气候优势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等内容。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应当利用气候区划成果。第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应当将城市通风廊道布局和控制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利用空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科学布局、优化应用通风廊道,促进城市空气流动,缓解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

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自然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城市通风廊道研究。第十三条 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开展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发展改革、自然和规划、生态环境、水行政、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电力等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市、县(市、区)人民应当依据城市热岛效应评估结果,取应对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自然和规划、生态环境、水行政等部门定期开展三垟湿地、珊溪水库等气候效应评估,提出保护局地气候、应对气候风险的具体措施。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对国土空间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自然和规划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在前款所列项目立项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合理开发利用气候,避免和减少规划、建设项目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

温州什么时候开始冷

温州台风预报:风暴将席卷城市,居民需做好防范准备

近日,温州市气象台发布了一则令人担忧的消息:一场强台风即将袭击温州市。根据预报,这场台风将席卷整个城市,并伴随着狂风暴雨。为了确保市民的安全,温州市气象台提醒居民们要做好防范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

了解台风的特点和危害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现象,由于其巨大的风力和暴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了解台风的特点和危害是做好防范准备的第一步。

台风的特点包括:强风、暴雨、风暴潮和雷电等。强风会导致建筑物倒塌、树木折断、电线断裂等,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暴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低洼地区和河道附近的居民造成严重威胁。风暴潮是台风带来的海水暴涨,会淹没沿海地区,给沿海居民造成生命危险。雷电是台风伴随的天气现象,会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做好防范准备的操作步骤

面对即将来临的台风,我们需要做好防范准备,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以下是一些操作步骤,供大家参考:

1.关注气象预报

及时了解台风的最新消息和预测路径,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可以通过电视、收音机、手机APP等渠道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

2.室内物品固定

将易受风力影响的室内物品进行固定,避免其在台风中受损或成为飞行物。如将花盆、花瓶等移至安全位置,将书架、衣柜等固定在墙上。

3.准备应急物资

准备足够的食品、饮用水、药品、应急灯、手电筒、备用电池等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还要检查家庭的灭火器、急救箱等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4.做好居民楼的防护工作

对于住在居民楼的居民来说,要确保窗户的密封性良好,可以使用胶带或木板加固窗户。如果住在高层建筑中,要注意避免靠近窗户,以防被玻璃碎片伤到。

5.疏散和避险

如果所在地区被官方发布疏散通知,应按照指示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如果无法疏散,要选择坚固的建筑物避险,避免在室外暴露在风雨中。

结尾

温州台风预报发布后,市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做好了防范准备。大家紧锣密鼓地将家中易受风力影响的物品固定好,备足了应急物资,做好了居民楼的防护工作。在台风来临之际,大家纷纷疏散到安全地带或选择坚固的建筑物避险。

温州市气象台提醒大家,台风虽然威力巨大,但只要我们做好防范准备,就能够减少灾害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保持警惕,听从官方的指导,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温州市将能够度过这场台风,重建美好家园。

温州有台风吗

10月份。根据查询浙江省气象台显示,2023年9月29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进入“速降”通道,浙江气温将在2023年9月30日出现“大跳水”,最高气温将跌至个位数,因此温州10月份开始变冷。温州市,浙江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是院批复确定的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温州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特点

温州有台风。

温州市气象台2023年7月26日14时7分发布温州市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预计7月26日下午到7月28日市区沿海平原风力6~8级,高山8~10级;预计市区所有镇(街道)今天下午到夜里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7月26日到7月28日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希各有关方面注意防范。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等。

台风带来的影响: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对建筑、作物和树木带来损害,对交通带楼晒踹影响。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地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温州是什么

气候:

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饮食:

温州居民,自古喜食海鲜。生食海鲜,是温州人饮食的一个重要特点。远古四五千年前,已有吃蛇蛤、喜生吃海鲜的记述。生食海鲜,最具特色的是吃江蟹、牡蛎肉,现仍是温州的风味菜肴。

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如东莞佛山苏州无锡嘉兴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温州比不上,温州独立一方只是偏居浙南闽北一隅的中心城市,只能带领几个周边山区和沿海的小城市。

但温州城市特性还是比较强,全国来说现在大部分城市完全没有个性,没意思,在温州游山玩水很方便,温州十大支柱产业最高的是电气行业,并不是鞋帽小商品类,也有出现千亿企业青山集团,除了城建不行,温州其它不差。

扩展资料: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和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接,北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为界。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属浙南中山区,迤东高度逐渐降低为丘陵地,东部是沿海平原。全市陆地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海区负200米等深线以内的面积6.67万平方千米。

百度百科-温州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台风?

百度百科 ://baike.baidu/view/185639.htm

简述

温州市

是浙江省的地级市,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中心城市之一,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的经济中心之一,浙东南第一大都市,浙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温州是一座山水江海交融的滨海城市,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一座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座特别能创业的城市,一座努力走在前列的城市,一座充满活力与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贵礼节,史称[浙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锦绣河山、繁华都市、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工商经济、创新发展、人文历史,历来为诗人词家闳叹高赏,留下优美篇章。宋杨蟠《咏永嘉》(温州古为永嘉郡)诗:“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当代陈志岁《一剪梅·温州》词:“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 还有一本描写温州的《温州别恋》,作者是六百里。[1]

语言

温州(普通话发音:Wēn Zhōu,温州话发音:YU JEU(吴语)/VO'E JEU(闽语))是使用多种语言的地区,各种语言间差别甚大。以市区口音的吴语瓯江域瓯语为主,其次有大约150万居民使用闽南语,主要来自唐、五代、南宋、明末、清初等时期大量的闽南移民,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温州地区主要讲瓯语,部分讲闽南话、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蒲门话和丽水、台州以及福建等地的方言。瓯语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瓯语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温州市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文成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曾经在全国流通一时,家喻户晓。

地名由来

唐上元二年(675年),设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因为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理地貌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 境内地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 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等,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沿海平原是温州主要产粮区,一年三熟,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柑桔、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60余种,西部山区有大量的林产品。温州海域广阔,海岸线长达355公里,有洞头、北麂、·南麂、乐清湾等渔场,海水鱼有带鱼、黄鱼、鳗鱼、鲳鱼、鲈鱼等370多种,还有近百万亩的浅海滩涂,养殖着蛏、蚶、蛎、虾、蟹等海洋生物。 温州地质原属华夏古陆的一部分。金属矿有锌、铜、铝等30余种。非金属矿有花岗岩、陶土、叶腊石、明矾石等。明矾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0%,苍南矾山镇有“世界矾都”之称。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绿色宝库。正在勘探开发之中的东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东海油田的开发,必将使温州经济腾飞增添新优势。

温州(3张)  温州的山脉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等山脉,层峦叠嶂,青翠欲滴。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或地震影响 ,山体崩塌形成了无数奇峰、异洞、怪石、陡壁、峡谷、飞瀑。奇特的造型,优美的神韵,深邃的意境,令人不能不慨叹天工造物之美。温州雁荡山是入选国家第一批66个AAAAA级旅游景区。温州河流众多,主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这些溪流由西向东注入东海。其中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浙江龙泉市的凤阳山,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鹿城)、江心屿(鹿城)、七都涂(鹿城)灵昆岛(龙湾)四个江中沙洲,苑如玉带上的翡翠,给温州增添了许多姿色。

气候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最丰富的地区。 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1、台风山竹

超强台风山竹(英语:Super Typhoon Mangkhut,国际编号:18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6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Ompong)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山竹”(泰语:?)一名由泰国提供,是一种水果。

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3]?;15日18时,广东省防总决定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17日晚20时,因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停止对其编号 。

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山竹”还造成5省(区)的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2、5919号台风

西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潜力最强的海域,每年孕育出的平均个数,平均强度还是最大强度都不是其它大洋所能望其项背。但在1969年,小环流的CAMILLE终于还是一朝惊艳。接着,在这个全球历史上最暖的2005年,北大西洋又向西太平洋发出了无畏的挑战:KATRINA、RITA和WILMA成就了大西洋历史上最疯狂的组合。

只不过,西太平洋在这遥远的1959就默默孕育了强大的琼安、莎拉和薇拉,这不可一世的三姐妹创造的三项世界纪录曾经让所有挑战者都只能仰望,也让全世界都为之胆寒。

3、飓风约翰

飓风约翰(英语:Hurricane John),又称台风约翰(英语:Typhoon John),是1994年在东北太平洋生成的一个飓风,它是有纪录以来维持时间最长,及移动路径最长的热带气旋。约翰生成时正发生强厄尔尼诺现象,东北太平洋的海平面温度较正常为高,这协助约翰增强至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的最高等级——五级。

约翰自生成到消散,路径总长达13,000千米,从东太平洋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太平洋,再向东折返中太平洋,维持时间共31日。因为约翰曾经进入西北太平洋,它也被称作“台风”。虽然约翰维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但它几乎没有影响陆地,仅对夏威夷和在约翰斯顿环礁的美军基地带来轻微影响。

4、神风

“神风”一词最早在《日本书纪》的垂仁纪中出现。1274年和1281年,元军两次攻打日本,都因为遭遇海上风暴而造成重大伤亡,被迫撤退。当时禅宗流行,根据迷信的说法,日本人认为是神制造了这些风暴,将外来入侵者毁灭。

5、台风

热带风暴(英语:Tropical Storm Yutu,国际编号:1316)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神话传说中的兔子。

该系统于2013年9月1日9时许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当日14时许亦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为热带风暴,9月2日14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

百度百科——台风

百度百科——台风山竹

百度百科——5919号台风

百度百科——飓风约翰

百度百科——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