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点天气 景点天气

象山一周天气预报10天_象山一周天气预报15天准确一览表最新版

tamoadmin 2024-07-06 人已围观

简介1.1956年浙江象山海啸情景第十五号台风卡奴 气象广播稿 浙江省气象台9月11日11点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全省天气预报:台风紧急警报今年第15号台风“卡努”今天10时的中心位置在我省温岭东南方向大约130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在北纬27.5度,东经122.3度,中心气压94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50米/秒)。目前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台风中心未来

1.1956年浙江象山海啸情景

象山一周天气预报10天_象山一周天气预报15天准确一览表最新版

第十五号台风卡奴

气象广播稿 浙江省气象台9月11日11点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全省天气预报:台风紧急警报今年第15号台风“卡努”今天10时的中心位置在我省温岭东南方向大约130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在北纬27.5度,东经122.3度,中心气压94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50米/秒)。目前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台风中心未来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将于今天下午到傍晚在浙江玉环到象山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今天明天浙江沿海海面有12级或12级以上大风;浙江沿海地区有10-12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地方有12级以上大风,内陆平原和杭州湾等江湖水面有8-10级大风。今天到明天浙江东部地区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其中温州北部、台州、宁波、绍兴、舟山地区和金华东部地区、嘉兴东部地区局部有特大暴雨。建议: 1、今天明天我省部分地区将出现较强的集中降水,目前许多地方土壤水分接近饱和,地质结构疏松,因此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强降水地区要严密预防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防小流域洪灾。各地要做好危险地区人员的安全工作,确保在校学生安全。 2、由于目前水库水位普遍较高,堤坝长时间高水位浸泡,要注意水库安全,特别是病险水库要加强巡查。 3、进一步做好海上和沿海的防台工作,出海船舶应紧急回港避风,禁止民众去海边等危险地带活动。 4、沿海地区的电力通讯设施、建筑工地、广告牌等应进行加固,防止大风灾害。 全省天气预报:今天中午到夜里:浙东地区阴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其中温州北部、台州、宁波、绍兴、舟山地区和金华东部地区、嘉兴东部地区局部有特大暴雨;其它地区阴有大雨,部分暴雨,其中天目山区局部有大暴雨。明天:浙北地区阴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它地区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后天:全省阴到多云,局部有阵雨。 明天早晨最低温度:全省:21-23度。 明天白天最高温度:全省:26-28度。 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沿海风力:浙江北部沿海海面:偏东风,夜里起转东到东南风,风力都是10-12级或12级以上。浙江中部南部沿海海面:东北风,下午到傍晚起转偏南风,风力都是10-12级或12级以上。明天偏南风9- 11级;杭州湾水面:偏东风,夜里起转东到东南风,风力都是9-11级或11级以上。

1956年浙江象山海啸情景

丽江是高原地区,天气预报一般都不准的,特别是雨季的时候基本是天天都预报的有雨。?7月份是丽江的雨季,会经常下雨,不过丽江的雨一般都是小雨?而且下一会儿就停了。对行程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这个季节丽江早晚温差比较大,去的时候短袖、长袖、薄外套都要带上哦!白天可以穿短袖长袖、早晚就要穿外套了。丽江几乎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紫外线比较强,气候干燥。要带好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保湿护肤品?等!去的时候做好防雨措施?最好是准备雨衣,出行的时候更方便。

丽江景点: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玉龙雪山、拉市海、虎跳峡、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泸沽湖、梅里雪山、雨崩等。

? 到丽江的第一天可以逛逛丽江古城、木府休息一下适应适应高原的气候。

第二天和第三天可以去泸沽湖玩2天。

第四天和第五天可以去香格里拉玩。

第六天去玉龙雪山玩?下午逛逛黑龙潭公园。

第七天去拉市海体验一下茶马古道文化,下午逛束河。

当天晚上可以离开丽江(具体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

?如果喜欢户外徒步探险的话可以考虑参加梅里雪山4日游或者雨崩6日游的线路。

? 丽江旅游推荐丽江金沙户外俱乐部。住宿推荐丽江古城客栈。 ?

丽江作为发达的旅游城市,这条路线非常成熟,吃住行也很方便,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住宿选择古城客栈、吃法以当地小吃、一般餐厅为主,比如说七星街的火腿鸡,罗非鱼,象山市场的腊排骨,花马街的红景天干锅,沱江鱼府的三文鱼,都是当地人非常喜欢的。丽江的小吃就集中在古城的大石桥附近,还有忠义市场,新城的就在七星街的华都商贸城里,如果是懒人,也比较摩登的话,可以在古城口大水车那里来份?KFC,餐馆方面,丽江古城里面集中在七一街,樱花美食广场地段,过去一直很有名的餐馆,貌似现在味道也不怎么样,不推荐在古城用餐,一来是贵,二来是味道一般。新城里面,象山市场、花马街、金凯广场这三个地方是餐馆集中地。

丽江小吃:丽江古城四方小吃一条街位于古城大石桥于四方街,以经营小锅米线,砂锅饭,火腿炒饭、丽江粑粑、黄豆面、酥油茶、炸土豆、米灌肠、牦牛酸奶、鸡豆凉粉等民间小吃为主,是丽江最集中的饮食街之一。大石桥小吃位于古城大石桥,是丽江开办最早的最地道的传统面食小吃店,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

1956年8月初,中心在我省象山登陆的巨型超强台风(代号5612),不仅给浙江带来严重灾难,同时给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市造成严重灾害,迄今已50年过去了,回顾那次百年不遇的巨型超强台风,温故知新或许有所裨益,特别是当前全球气温变暖,灾害性天气不仅频数增多,而且强度特大,动辄打破历史记录,例如前年影响我省台风多达七次是往年的二倍,其中有三次中心登陆浙江,这是82年来所没有;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把美国新奥乐良市几乎全城摧毁,至今未全恢复。气象灾害无疑是造成社会的不安定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今后更好的防御特大超强台风特对5612作一回顾。

检索对比近60年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中心气压之低、范围之广、风速之大、暴潮之高、降水之烈、破坏力之强,未有超过5612者,强度居我国大陆第二位的是1969年7月28日在汕头登陆的6903台风,暴潮也曾给汕头牛田洋军民造成严重损失。至于登陆浙江强度居第二位的是去年0515台风(卡努)强度为945百帕,居浙江第三位的是去年的0509(麦莎)和前年的0414(云娜),强度都是950百帕。

5612的主要特点是:

1、范围特大:6级风圈半径超过1000公里,当中心在象山登陆时,北到青岛南至厦门同时都在6级风圈的范围内,曾有学者把半径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巨型台风”,半径小于100公里的称为“微型台风”,普通台风的半径多为300-400公里,5612是普通台风的3倍以上实属罕见。

2、中心气压特低,风力特强。5612登陆时中心气压为923百帕,这是中心登陆大陆迄今所测到的最低值。风速达65米/秒,往年气象部门由于采取原始的蒲氏风级,最高只有12级,对12级以上的超强台风难以表达,今年起采用扩充的蒲氏风级延伸到17级,这样对超强台风就可以正确表达了,但是5612台风风速达65米/秒,超越了17级的最高等级,到了18级,可见5612是一次罕见的超强台风。

据象山巡守的岗哨称:台风袭击时人们根本站不起来,只能伏地爬行,暴风雨如同竹丝鞭一样的抽打在脸上疼痛异常,就连喘气都很困难。

3、暴潮特高产生海啸,海啸的发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海底地震(或火山)引起的,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另一种是强台风引起的,如5612、6903等,由于气压特低,引起海面上吸,高有7米以上,直径有数十公里和眼区大小相当,中心在象山林海乡登陆时把守护在海塘上军民3084人卷走,据生还者称海塘高为3米,暴潮超过海塘约4米,潮水越过海塘后很快散开,故海啸持续时间不长约15-30分钟,潮水急进急退,纵深10公里,海啸短短几十分钟就把平时十分热闹的镇市夷为平地,有的只剩下一片瓦砾场,景物十分凄凉。1922年广东汕头一次登陆的台风也出现海啸,海水急进急退夺去5万人,以后瘟疫流行又死亡20万人,那一次潮高为4.6米,比5612要低,6903袭击汕头牛田洋的海啸比1922年的一次略低些约4.4米。

4、暴雨特强,山洪特大,中心所经之处浙北到处山洪暴发,景象恐怖,当山洪奔注时水头如一条白练(布)飞速前伸,在平地上水流两边凝聚成如刀削一般,人向前奔逃时,起初未见身后有水,转瞬间就被洪水追及,再瞬间就水深没膝,其势如钱江大潮,所到之处冲毁堤塘、房屋、人畜、树木、水稻等,片刻间一片汪洋。不少山区还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山洪暴发残酷 情景甚至超过暴风雨。

由于风雨潮特大,造成的灾情也特重,全省死亡4926人,伤5万余人,洪涝面积735万亩,毁房85万间,毁水利设施2.7万处,桥梁1500多座,39%公路被破坏,沉毁船只3500多条,死牲畜万头,……杭州景区3万多株树木倒断。

5612台风的预报警报正确及时,大大减轻了损失,收到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了的表彰并在1956年10月23日专为此发函《关于八月初台风预报有功人员授奖的指示》。

既然预报正确及时为何还造成重大损失?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外,主要对台风引起的海啸认识不足,强调军民在海塘上坚持“抗台”而被巨浪卷走,这是一条血的教训。

近60年为什么巨型超强台风不出现在台风影响次数多的广东福建而出现在浙江?这是因为登陆广东的台风它的源地多在南海,而南海的海域东西向宽度还不到1000公里,难以形成 直径达2000公里的巨型台风,另外,广东纬度较低,距南海台风源地很近,还没充分发展加强时就登陆减弱了。而正面登陆浙江的台风都来自太平洋,这里有足够大的空间形成巨型台风,浙江纬度偏北些,移来的台风大多充分发展壮大,尤其浙江以东辽阔的洋面毫无屏障,不像福建,东有台湾的阻挡而削弱台风,因此巨型超强台风不出现在粤闽而出现在浙江。

通过5612再结合近60年其他中心登陆浙江的台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有序的组织人员安全转移是减免伤亡的有效措施,通过5612与去年几次超台风袭击浙江进行对比,为什么去年人员伤亡特少?除气象部门准确的预报外,与省委省府、省防指和各级有关部门,领导有力、措施得当,事前组织群众有序转移有关,例如去年0515卡努超强台风,风力达17级,由于事前转移了105万人,在这样超强台风袭击下只死亡14人,这实在是个奇迹!同样去年0509麦莎15级强台风由于转移了124万人,只死亡4人。对比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去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时风、雨、潮却把新奥尔良市搞得狼狈不堪,飓风袭来前未能有组织的转移,飓风临近,仓促间又大量堵车,结果死亡1千多人,看来浙江省的防台水平和防台组织能力远远超过最先进的美国,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方针创造的奇迹。

2、全球变暖,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出现频数增多,浙江是巨型超强台风出现的省份,因此防灾应立足于防大灾和特大灾害。在“三农”建设和长远规划中,似应考虑百年一遇的情况,随着我省经济不断的增长,应能有条件进行高标准的防灾建设,资金来源可从多方面多渠道的筹集,用以逐步改变不堪一击的设施成为经得住百年一遇的重灾考验的工程。对住房、厂房、校舍、仓库、大型 活动场所的选址要避开易受海潮、山洪泥石流等发生的地方,各种建筑物都要能抗大风、防雷暴。

3、台风海啸和天文大潮是人员伤亡的最大杀手。5612的海啸夺去3084人,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能产生海啸最重要的指标是中心气压,凡中心最低气压小于930百帕时,必然要产生毁灭性的海啸,事前一定要组织群众及早转移。海啸的破坏力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海潮滥溢,二是海潮的挟裹下,对建筑物的堤塘的猛烈冲击,三是对海岸的冲蚀。

台风袭击时如在阴历的初三或十八前后,这时正值天文大潮,即使不是超强台风,中心气压不是太低,不能形成海啸,但因风雨潮三结合,也能出现暴潮造成重灾,例如9417台风在瑞安登陆时农历7月15日,狂风暴雨加上大潮,海水倒灌,海塘决口,造成1126人死亡217人被洪水围困。天文潮的烈度虽然不及海啸,但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

4、注意连续台风的叠加灾害。鉴于台风活动频数增多,应注意“连环台风”的袭击,也就是短时间内连续有两三个以上台风先后袭击同一地区产生叠加灾害,后到的台风即使强度不大也能出现大灾,例如1990年8月20日到9月8日,18天中连续有9012、9015、9017、9018四次台风袭击浙江,造成40年来飞云江最大洪水,全省有1300多万亩农田受淹。

5、不仅5612等各次台风能造成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每年一般的暴雨也能引发地质灾害,特别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很多,防治山洪减轻地质灾害是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当前需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森林,制止乱砍乱伐现象;不断宣传森林对抑制山洪,减轻地质灾害,改善局部气候的重要作用。虽然我省森林复蓄率很高,但不少地方为了眼前局部利益乱砍乱伐对减轻山洪和地质灾害非常不利,极应引起重视。

6、5612台风期间,各地曾普通发生“四断”。所谓“四断”是指断水、断电、断交通、断通信。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警报后如对本地有严重影响时,应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措施,为避免因“四断”而发生生活困难,各家各户最好准备“应急非常袋”,袋内应放好手电筒、蜡烛、凉开水或纯净水及3天用量的干粮以及常用药品等,最好每人都有一袋,当发生意外或洪水包围时可维持生活等待救援。

7、患难见真情,通过每次防灾救灾工作都能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英雄模范人物和优秀党员干部,从5612抗灾经验曾级大的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尤其是驻浙三军在防灾救灾中都曾做出突出贡献,今后我们也应该抓住一些动人事迹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报导 ,无疑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灾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灾区进行慰问、救助、安置灾民、处理善后、指导恢复生产,能使群众切实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衷心感激党和政府。

8、5612过后在农村中曾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正确的气象预报群众印象很深刻,思想上容易接受科学知识,当前农村不少地方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抬头,应结合“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荣辱观的宣传,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人力财力支持的一系列科普工作。

中国气象局秦大河局长,前年曾在《中国气象报》上发表一篇《不断开创气象科普新局面》的重要文章,指出“。。。。天气是永恒的话题,天气预报警报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到来,气象科普要不断更新内容,提高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又说“气象科普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树立大科普观念,不仅大力宣传普及天气知识,也要普及气候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还要提高人们开展利用气象资源水平与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趋得避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这些指导性意见如何贯彻执行,建议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一方面研究秦局长的意见,同时研究如何集中优势力量搞好科普工作,南北各地天气气候不同,北有寒潮、沙尘暴,南有台风、暴雨等,应分别提出一些科普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灾害生态、趋得避害等多方面课题,分工协作,搞出一些丰富多彩、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作品,有些可制成影视片、、科普 文章。要奖励优秀科普作品和科普工作者及有关单位。

《气象知识》受到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爱戴和好评,今后要更好地丰富并利用这个气象科普阵地。

科普活动不仅要多吸收一些基层科技工作者,也应多邀请一些专家院士参加,使气象科普工作质量更能得以提高。

最后,请记住一句名言:重大自然灾害当人们快把它淡忘的时候,它就来到你的面前。(浙江省气象局 祝启桓)